薪资结构畸形发展
恒大为了留住球员,不惜开出高达税后2500万的高薪。即便是那些未曾亮相的新星,依靠U23政策,也能轻松签订税后千万级别的长期合同。不少球员即便一年踢的比赛不足10场,也能轻松拿到税后500万至600万的合同。这样的薪资水平,已经完全超出了正常范围。在中乙联赛中,顶级俱乐部纷纷以税后年薪300万的价格争夺球员,这一薪资甚至超过了众多国内球员的收入。这让球员们觉得薪资轻易可得,但俱乐部的经济压力却越来越大。
埋下巨大隐患
在这波金元热潮中,许多俱乐部的投资行为显得尤为不理智。华夏俱乐部自2019年起便开始处理高薪球员,而重庆当代力帆则在2018年就暴露出欠薪问题。这种无度的投入导致俱乐部财政状况持续恶化。表面上看似光鲜,实际上内部问题重重。众多俱乐部依赖母公司的资金支持来维持运营,一旦母公司遇到困难,这些俱乐部便会迅速陷入困境。
中下游球队的跟风
大型俱乐部加大了投入,中下游球队也跟着增加了投入。这情形就像蝴蝶效应,大俱乐部怎么做,小球队就盲目地学样。比如华夏、权健高价引进球员,中下游球队也希望通过增加投入来吸引球员,提升自己的实力。但他们没有意识到,自己与大型俱乐部的经济实力相差甚远,最终导致俱乐部财务状况出现问题。
中国足球市场的无力承载
中国足球市场的经济规模和商业潜力原本就不大。然而,当时有大量资金涌入,就像是不断地往一个小瓶子里灌水,最终瓶子会装不下而溢出。众多俱乐部不断增加的投资和球员的高薪,已经远远超出了中国足球市场能够承受的极限。结果,市场无法为这些俱乐部提供足够的回报,使得他们的收支难以平衡。
金元足球后遗症
现今,许多俱乐部在金元足球时代纷纷陷入破产的困境,而广州队却在艰难地寻求生存之路。更令人遗憾的是,官方媒体还曝光了广州队涉嫌向足协官员行贿的行为。虽然目前只有广州队面临这样的困境,但金元足球时代留下的诸多问题,比如球员高薪却能力不足、俱乐部经营困难等,却成为了中国足球界普遍的痛楚。
众多足球迷们,我有个疑问想和大家探讨:在我国,足球何时能真正摆脱金元足球的束缚?期待大家的积极参与讨论。同时,也请您点个赞,转发这篇文章,让更多人了解金元足球背后的故事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